
過年整理了香港照片
順便弄了個新聖誕版的浮水印來應個景
一堆的香港照片
真不知道從何放起好
挑出來的如果都要放上浮水印我看應該天都亮了
所以就先來寫個最簡單的食記好XD
說到香港的吃
大家第一個印象應該都是飲茶
還有波蘿包
茶餐廳的確是香港的一個飲食文化之一
還有路邊攤的大排檔更是道地小吃
除了以上之外
還有很多的小吃
這次去了雖然沒有一一吃到
不過吃的都是很道地也很有名的一些店家
最近幾年米其林評鑑除了歐洲本土餐廳外
開始也往亞洲開發
像是香港就有一些餐廳上榜
如果沒辦法去歐洲品嚐美食的話
就到香港花比較少的錢也不錯
開頭放的圖是陳意齋的燕窩糕
陳意齋是個歷史悠久的老店
店裡有名的就是這個燕窩糕
要趁保存期限內趕快食用
一開始吃的時候酥酥軟軟很可口
有點像台灣的綠豆糕但是更軟
之後擺久了就會變硬
店裡也有賣其他東西像是蜜餞之類
第一天
[勝香園]
路邊歷史悠久的大排檔
價格不貴
很平民化的小吃
看他們的位置就知道
沒有店面只有像外面辦桌一樣的
而且還設在香港很常見的階梯上
位子有空就要趕快搶
香港可能是因為曾經為英國殖民地
加上很多觀光客來
菜單多半都有中英對照
連路邊攤都有真是很貼心
我們點了番茄通粉
番茄湯加上通心粉酸酸滋味
很大一碗吃得很飽
還有鹹檸七(凍檸七)
很特別的香港道地飲料
七喜加上鹽巴加上酸梅
甜甜酸酸鹹鹹超有趣
還有脆脆
就是烤得很酥的麵包
上面抹各種果醬
超好吃的一個甜點
這間是對面有名的九記
沒開多久就已經大排長龍了
[復古星巴克]
到香港喝星巴克沒啥稀奇
有很復古風的星巴克才稀奇
這間星巴克裡頭裝潢很復古
就像以前的冰果店一樣
連桌上的菜單都是
走累了逛累了可以進去休息一下
[沾仔記]
沾仔記是一間雲吞麵專賣店
為何有名呢
因為它可是有上過米其林榜上的名單
當然不能錯過來嚐嚐囉
店裡很乾淨
員工的動作也很迅速
去的時候還很早沒啥人所以不用等就有位子
到了當然要點最有名的雲吞麵
綜合的吃起來真的很好吃
我對於麵倒是沒啥印象
雲吞每一個都很好吃
讚!
對面也有一家很有名的老店
如果人太多其實也可以考慮的
[甘蔗汁&蛋塔]
回家的時候經過蛋塔店跟甘蔗汁店
蛋塔是香港的名產之一
很多年前台灣也曾吹起一陣蛋塔旋風
不過吃過香港蛋塔之後
才知道果然是要道地的才好吃
甘蔗汁現榨的很新鮮
吃完甜點來杯很退火解渴
第二天
[添好運]
米其林一星中最平價的美食
有幾間分店
我們是到IFC(國際金融中心)裡頭的吃
旺角店有點遠而且又小而擠
鳳爪我很少吃的
不過這個吃起來很入味很好吃
蘿蔔糕吃起來還算OK
裡頭有料煎的也很乾焦剛好
蝦餃裡頭就是整隻蝦仁
皮很有嚼勁
牛肉丸很特別
應該是牛肉絞肉做的
我最喜歡吃的是叉燒包
跟台灣賣的不一樣
外頭是酥酥的裡頭是叉燒
真的是超好吃
最後是甜點桂花糕
裡頭有枸杞
很香的桂花味
咬下去脆脆的枸杞
嘴巴都是桂花香味QQ的很好吃
真不愧是米其林一星的好吃美食阿
[起司撈麵]
藏在很像萬年大樓裡頭的起司撈麵
因為很便宜平價
很多藝人都到此光顧
端上來的起司撈麵真的好香
雖然說穿了就是起司+泡麵
可是你自己就想不到這樣的吃法吧
加上很嫩的豬頸肉
吃起來就像在吃豬排麵一樣
小菜魷魚(蜜汁龍鬚)
很鹹味道很足的魷魚腳吃起來很有勁
配杯啤酒應該都是很棒的下酒菜
[魚蛋&雞蛋仔]
走著走著餓了怎辦呢
香港路上都會賣著很多小吃
別擔心會餓著
咖哩魚蛋是他們很有名的小吃之一
煮好的魚蛋配上微辣的咖哩醬
真的是口感十足阿
雞蛋仔呢就是空心的雞蛋糕
口感也比雞蛋糕還要酥脆
有很多種口味選擇
[蘭芳園]
一走進蘭芳園
會發現有很多譚詠麟的周邊
牆壁上都是校長(譚詠麟)的黑膠
店長應該是校長的粉絲
也是一間開很久的道地老店
既然來到香港
就要吃吃看豬扒包跟絲襪奶茶囉
豬扒是香港話豬排的意思
可是也可以隱喻為罵人(通常是女生)的意思
有一道甜甜的法國吐司吃起來真好吃
以後自己來做做看
第三天
[蓮香園]
本文一開始就說飲茶是香港飲食文化之一
台灣多年前也引進來
包括很多茶餐廳也開始新興
只是怎麼吃好像都吃不到道地的感覺
這一趟就去吃了香港道地的茶餐廳
蓮香園還蠻大的
有兩層樓的用餐空間
不過去的時候一層已經滿了
上好一壺茶
就可以開始餐車大作戰了
由於坐的位子較後面
餐車推過來大概都已經被搶光
它的叉燒酥也好好吃跟添好運的不太一樣
蘿蔔糕更是我評價最高
另外的幾道也很好吃
無奈我們都是小鳥胃人
吃沒幾道就差不多要飽了
一樓還有賣些點心
也包括桂花糕
[滿記]
香港有名的飲料除了奶茶外
楊枝甘露應該也算其一
這麼好喝的飲料以後再也喝不到怎辦
可是實在是有點貴
台灣趕快來個人加盟或是開店吧
大吃大喝的香港之旅介紹完畢
去吃時除了要準備多點銀兩外(畢竟都比台灣消費高)
香港很多老店員工都是大叔大嬸
所以可能態度上都沒有非常的"親切"
不過我們也好像沒吃到有年輕人開的
也其實無從比較就是
寫完之後又餓了(咕嚕)